第二汽车制造厂在线_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历史资料
什么是一汽二汽 就跟二楼大哥说的一样,一汽和二汽是中国的两个国有汽车生产企业,那些带了大众,丰田的都是合资企业,一般是5、5分股的,比如一汽大众又是另一个公司了,就是一汽占50%,德国大众占50%的股份,其他的都是同类的,中国3大汽车商就是:长春的一汽,湖北东风的二汽,上海的上汽,广州的广汽。还有就是比如天津一汽就是一汽公司在天津办的一个汽车生产厂专门产夏利和威志那些,一汽奔腾又是一汽的另一个生产厂了专门产红旗车和奔腾车的汽车公司,这都是属于一汽的子公司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shuangbaotai.net/sbt/13756.html发布于 2020-11-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兴趣知识网


置选择和做厂址方案过程中,对于“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如何理解和怎样贯彻的问题,在国家的一些部门中看法不完全一致,在我们选厂的专业人员中必然引起很大的争论。
为了做好厂址区域位置的选择,当时在现场传达了关于中央防空检查组的《第一次检查汇报》,还请武汉军区的三位空军参谋来现场指导座谈。《汇报》中提出了当前选点和设计方面在贯彻“山、散、隐”方针中存在的问题。在座谈中参谋们提出,厂房越小越好,尽量低一些;厂房钻小沟,充分利用支沟,留出大沟种田。看现场后提出建议,把沟分为三等,一等沟如陈庄的小河和回马洞(据传说,曾有一人骑马进沟,因崎岖难行而返回,沟故此而得名),沟口有屏障,沟狭、山高、沟弯,是防空的保险箱;二等沟如大李沟、鲜鱼沟,就是比较差,使用时要依山就势;三等沟是一些直沟,更差,不到不得已时就不要用。在现场还传达了建工部某领导给国家建委党组的关于“山、散、隐”的八条意见,其主要点是:山势越是陡峭,峡谷越是窄小,对空隐蔽越是有利,选点时山的高差不低于150米;工业建筑群要一贴、二埋、三嵌、四散、五藏、六进洞、七伪装;一个建筑群的总面积应控制在2万平方米上下,几个建筑群应布置在相邻的山沟里,建筑群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少于1000米;一个车间的长度不超过70米,宽度不大于20米,单独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应控制在100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车间不宜超过3000平方米;建筑尽可能小一些、矮一些,要修单层厂房,如试验、研究楼一般不要超过两层;生产主要设施(如电源、水泵站等)和关键部分应当藏在山洞里;要去掉工厂的标志和特征,屋顶不做气楼,砌墙不要红砖,要用油漆涂色伪装墙面,门窗不宜过大,要遮掉玻璃的反光,还可仿照民房设计厂房立面;为了目标隐蔽,居民点、主要设施和生产关键部分要分散得远一些。
1966年4月4日,国家计委副主任林乎加和国防局长白杨从四川到湖北路经郧县时,听取了陈祖涛同志关于二汽厂址的汇报,当时我也在场。关于厂址问题林乎加批评我们在大的方面动脑子少了,现在选的地方不够纵深;他指出,我们要准备大打早打,要找一个既有铁路又有水运,厂址打不烂、运输炸不断的地方;他要求我们再向纵深看一下,白河至白龙一带山也很大,肉肉到安康、安康到石泉都可以看。因此,4月上旬饶斌同志亲自出马,同陈祖涛、何方和我一起查看了安康、汉荫、石泉一带的地形,但因铁路干线修通的时间较晚,不便于基建时期的运输,而予以否定。4月中旬我和何方同志,还到房县地区重新进行踏勘,认为可构成一个厂址方案,但基建时期运输不便,又无水运条件,没有郧县厂址条件好。当时我曾把林乎加同志的谈话内容、安康地区和房县地区厂址的利弊分析,写了书面汇报材料,上交存档。不久我到西安去,饶斌同志还特别叮嘱我,要看一下过秦岭的公路情况,我后来把公路的路面结构、宽度、坡度、桥梁及拐弯情况等,以书面形式作了汇报。
1966年8月3日,一机部段君毅部长到现场,察看了地形并听取汇报后指出,工厂布置要“靠山、分散、隐蔽”,但要适当的分散,要适当的集中,都进洞也进不起,要积极防空。他强调说,你们汇报的最分散的方案,已经分散到极点了,隐蔽和分散是需要的,但也要看生产的合理爱,要算经济帐,最隐蔽的方案可能是最浪费的方案,基建投资增加三分之一就不干了,你们的汽车成本要同第一汽车厂比较,分散后仓库和动力站房要增加多少?运输费要增加多少?厂房小了生产是否可行?他还提出,做方案要广泛发扬民主,可以展开辩论,不要片面的用备战压人。
8月中旬,在现场还传达了国务院对国家建委党组《关于在三线建设中,进一步贯彻执行“靠山、分散、隐蔽”方针,加强对空隐蔽问题的报告》的批复,批复中指出:“在三线建设中即要坚决贯彻执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对不同建设项目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国防尖端重要民用骨干项目,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防空隐蔽措施,要害部分和关键设备要尽可能就地进洞下地,并且要千方百计力争不影响或少影响建设进度,不增加或少增加投资。”
听了中央文件和一机部领导的意见后,大家对“山、散、隐”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大大减轻了思想上的压力。但是在具体摆方案时,搞工厂设计的技术人员和来自上产一线的专业厂筹建组人员,同建工部搞土建公用设计的技术人员经常在看法上发生分歧。有一部分人认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应当放在保险柜里的保险箱内,所以摆在陈庄的小河是隐蔽条件最好的,枧堰沟也必须摆上关键的工厂;而另一部人对此则持怀疑和抵制的态度。更有甚者,在老营的总体方案审查会上,一机部领导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宣布结论后,当时就有一位搞土建的设计人员,站起来在大会上表示不同意这个结论,并提出要到北京向上级反映情况。
为审查会议做厂址方案的准备
同志们根据所掌握的80多条山沟和地块的条件,按照汽车生产工艺路线的特点,把23个专业厂划分成发动机、底盘、总装
>>>>精品(肉文暖文)在线阅读<<<<
冲压、技术后方四大片,并发动参加选厂的近百人专业队伍,大家动手做厂址方案,提出了40多个方案,经过讨论归纳修改后,向老营审查会议推荐了西、东、中三个类型的西一、西二、西三、东一、东二、中一、中二,共七个厂址方案。
所谓西方案,就是摆在堵河以西的方案,从小峡口致将军河附近的南沟一段的范围内,长度约13~45公里,占6~17条山沟,其特点是山高沟窄,隐蔽条件最佳,但生产经营条件较差,基建投资也高。
所谓东方案,就是摆在堵河以东的方案,从茅坪附近的梁家沟至花果附近的陈家沟一段的范围内,长度10~22公里,占8~10条山沟,其特点是山低沟宽,“山、散、隐”的条件差,但生产经营条件较好,基建投资也较低,这个方案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比较相近的。
所谓中方案,就是堵河以西和堵河以东有条件的山沟都用上,从花果附近的枧堰沟至鲍峡附近的两河口,长度约44~59公里,占11~14条沟,其特点是将堵河东、西两边山高沟窄的山沟都用上,分散的比较突出,隐蔽的条件也好,但分散后生产经营条件差,基建投资也高。
1966年9月,孟少农、李子政和张庆梓同志,以及二汽各专业厂筹建组的四五十人陆续到达现场后,分批察看各个山沟,讨论中普遍认为东方案有利于生产,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
二汽厂址方案最后的确定
1966年10月7日~26日,由一机部副部长白坚主持,在湖北老营召开了第二汽车制造厂总体布置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45个单位的400余人,在白坚同志讲话之后,饶斌同志作二汽筹建工作的讲话,陈祖涛同志总体方案的介绍,其他的分别作了专项的汇报,我汇报了运输规划。与会人员经过现场考察和深入的研究讨论,26日白坚同志作了总结发言,同意东方案。建厂范围是:东迄白浪、西抵堵河、北至刘家沟,南到枧堰沟,东西长20余公里,南北长10余公里,总装冲压各专业厂布置在狗培、镜潭沟等处,底盘、锻工、可锻铸铁各专业厂布置在大岭沟、赵家沟、东沟、后槽等处,发动机、传动箱、灰铸铁各专业厂布置在花园沟、安沟、枧堰沟、头堰等处,技术后方各专业厂布置在吕家沟、周家沟、袁家沟、和大小炉子沟等处。白坚同志在总结时说,这是一个好方案,贯彻了“靠山、分散、隐蔽”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汽车工业生产的特点,把二十三个专业厂组成四大片,形成一个分散布局但又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他还具有分析了这个方案的十二条有利条件。1967年2月24日,一机部以13号文件,原则上批准了老营现场会议纪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组织于1967年2月1日和3月2日、1968年2月3日,多次向李富春、谷牧同志写信,认为二汽在十堰建厂存在不少根本爱的问题,后患很多,不符合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建议在谷城县石花街分片布厂,或者重新审查并选定厂址。国家计委和国家建委多次向中央领导汇报,并同有关单位研究商定,分别由一机部副部长郭力同志、国家建委副主任谢北一和一机部副部长沈鸿同志主持,于1967年4月和1968年6月到二汽现场,召开了两次厂址调整会议。会议认为老营会议确定的厂址和总体布置基本上是合理的,所以按照“基本不动,适当调整”的原则对厂址作了局部的调整。1968年11月19日周总理指示,二汽要在湖北郧县十堰地区建设。
写于2004年8月25日
作者为东风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
(联系电话:0719--8225761)